5 月 19 日,业界瞩目的鸿蒙电脑正式发布,标志着智能终端全面开启鸿蒙时代。在业界看来,鸿蒙电脑的发布,不仅标志着国产电脑操作系统取得重大突破,更为重要的是,基于鸿蒙的硬件平台和人工智能平台有望重构未来计算范式和物联网底层逻辑。
内核层自主可控,国产电脑迎来高光时刻
鸿蒙初辟,万象更新。鸿蒙电脑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自此拥有了从内核层就自主可控的电脑操作系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放眼全球市场,依托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中国智造的雄厚实力,鸿蒙电脑有望成为 “全球操作系统第三级”。
早在 2024 年 9 月,华为常务董事、终端 BG 董事长余承东就曾透露,当时的华为电脑或将是最后一批搭载 Windows 系统的笔记本电脑,后续将会有鸿蒙系统的电脑产品。今年 3 月 20 日,余承东再次预告首款鸿蒙电脑将于 5 月发布。随后,在 5 月 8 日华为举行的鸿蒙电脑技术与生态沟通会上,鸿蒙操作系统在电脑端的首次亮相引发广泛关注。
在最为敏锐的资本市场,鸿蒙概念近期呈现板块热度扩散、细分领域轮动行情,显示市场对鸿蒙电脑信心持续强化。业界分析,市场信心源自技术突破、政策催化、生态协同、产业链验证及资金共振等多重因素的叠加效应,形成对鸿蒙生态长期价值的系统性认可。其中,自主可控技术突破是最为重要的原因。
当前,全球个人电脑操作系统市场呈现高度集中态势。分析机构 StatCounter 数据显示,2025 年 4 月,微软 Windows 操作系统市场份额为 71.06%,苹果旗下 OS X 和 macOS 市场份额为 15.64%,Linux 市场份额为 4.27%。我国电脑软件产业起步较晚,在核心技术研发、生态建设等方面存在显著差距。此前,国产电脑操作系统多数基于 Linux 内核二次开发,尚未形成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而鸿蒙电脑搭载的 HarmonyOS 5 操作系统,是从内核层开始重构,实现了自主研发、自主可控,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技术空白,标志着我国电脑产业在操作系统这一根技术领域取得关键突破。
政策红利驱动也是市场信心的来源。深圳市 2024 年就明确提出支持鸿蒙发展,从应用推广、人才培养等方方面面强化政策保障。信创产业需求明确、“两新” 政策加力扩维更是为鸿蒙电脑带来旺盛的市场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鸿蒙生态设备已超 10 亿台,鸿蒙电脑的加入补齐了生态最重要的一块拼图,生态协同效应更为凸显。此外,根据第三方调研机构 Canalys 的统计数据,2024 年华为电脑以 430 万台的出货量拿下了 11% 的市场份额,位列中国市场出货量第二。市场研究机构 GFK 数据则显示,2024 年华为在轻薄笔记本电脑领域出货量位列中国市场第一。在华为成熟稳定的电脑软硬件产业链供应链保障下,鸿蒙概念板块的业绩确定性增强了市场预期。
业内人士认为,国产电脑操作系统是至关重要的 “数字底座”,不仅关乎信息安全、产业自主可控,更是构建安全可靠数字生态的核心支撑。鸿蒙电脑的发展能够有效带动产业链自主化,增强技术自主发展韧性。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技术合作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背景下,鸿蒙电脑的研发与应用是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成果,将带动整个产业链的自主化进程,加速国产自研软件的研发和应用。
根技术创新突破,超前布局新一代智能终端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新一代智能终端,其中包括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等。鸿蒙正是面向新一代智能终端的操作系统。面向加速到来的智能时代,鸿蒙操作系统全面重构电脑体验,带来系统级 AI 能力、全场景协同能力、全方位安全能力三大核心突破。
多窗画面稳定流畅、应用极速唤醒、文件秒开、手势交互丝滑、桌面设计美观大气、操作简单易上手、AI 能力强大、跨设备协同体验好…… 这是网上高热度的 “开箱” 视频中,对鸿蒙电脑的高频评价,也是记者在鸿蒙电脑技术与生态沟通会现场体验时的直观感受。而这正是源于鸿蒙电脑采用了软硬端云垂直整合的架构,全面突破根技术,让电脑性能大幅提升。
在 AI 能力方面,鸿蒙电脑实现了 AI 与操作系统的深度共生,无需联网就能调用 AI 功能,用户还可用语音控制智能助理 “小艺” 完成电脑设置、文档创作等功能,尤其是创新的会议智能提醒功能,可以代替用户值守线上会议,并实时将关键信息推送至手机。在场景协同方面,依托自主研发的分布式软总线技术,鸿蒙电脑能够实现跨设备协同、接续、分享,例如手机、电脑、平板三设备的键鼠共享,可实现会议、文件在多个设备间接续操作,以及大文件的快速传输和创新的 “手眼同行” 功能。值得关注的是,鸿蒙电脑还从底层重构了电脑隐私和数据安全。据介绍,鸿蒙电脑采用了全新的星盾安全架构,鸿蒙内核获得国际 CC EAL6 + 安全认证,是业界通用操作系统内核领域首个 6 + 等级认证。由于默认实施硬件级一文一密的保护,鸿蒙电脑可以确保存储在设备上的数据安全,让电脑即使拆掉硬盘也不怕数据泄密。此外,针对用户下载的应用软件可能捆绑恶意插件、病毒程序、窃取个人信息等问题,鸿蒙电脑从开发、上架、运行全流程保障应用软件来源纯净可靠,只有用户授权的数据,应用软件才能获取。
骐骥千里,非一日之功。从技术维度来看,构建全新的电脑操作系统面临巨大挑战,特别是在内核层就自主可控的电脑系统,从文件系统管理到设备驱动支持,每一项功能都需从头编写代码。“从原型机打造,到工程机打磨,再到正式商用,鸿蒙电脑研发历经 5 年布局,集结上万名工程师、联合 20 多家研究所共同完成,积累超过 2700 项核心专利。” 华为终端 BG 平板与 PC 产品线总裁朱懂东说。据介绍,鸿蒙内核的微内核架构,具备高安全、高性能和高弹性等技术特点。鸿蒙内核已获得中国信通院自主成熟度 A 级认证。
重构生态版图,开启操作系统全场景时代
“鸿蒙电脑将为电脑领域带来新的发展机会和成长土壤。” 余承东表示,诚邀广大生态伙伴和开发者共建鸿蒙电脑生态版图。
业内专家介绍,拓展电脑操作系统生态的难度远超手机、平板等移动生态。长期以来,微软 Windows 和苹果 macOS 系统的软件生态发展成熟,大量主流软件也优先适配这两大系统。不仅如此,与手机、平板以轻量化应用为主不同,作为生产力工具的电脑需要建设独有的专业生产力软件生态,而专业生产力工具适配、游戏及工业软件等传统电脑领域开发者资源的引入,都需要长期投入与深耕。此外,与手机、平板不同,电脑使用场景离不开丰富的外设支持,无论是键盘、鼠标,还是打印机、扫描仪,都需要专门适配优化。
尽管挑战巨大,但鸿蒙电脑拥有自己的硬核优势。据华为技术专家介绍,鸿蒙操作系统具有 “一次开发,多端部署” 的能力,面向全场景终端提供一套开发工具与开放能力,大大简化了开发流程,能够帮助生态合作伙伴实现电脑软件应用的高效开发。目前,鸿蒙电脑应用已覆盖通用办公、设计创作、实用工具、金融理财、影音娱乐、教育学习、游戏等多个垂直领域,150 多个头部专属电脑生态应用正加速适配,300 多个融合生态应用已完成适配,预计到年底将支持超过 2000 个应用。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桌面与移动生态的深度融合,鸿蒙电脑突破了传统操作系统应用生态局限。基于统一开发框架,移动应用可快速部署至桌面端,构建起多端统一的应用生态体系,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使用场景。目前,小红书、B 站、飞书等移动应用已适配电脑端。这不仅为移动应用解锁了全新的增量市场,也让用户在电脑端获得更丰富多元的使用场景,重塑了全场景设备的交互体验。
各机构研报认为,鸿蒙电脑的推出或将重塑全球 PC 产业格局。随着万物互联时代加速到来,全场景、多设备、一体化的智能交互需求日益凸显,鸿蒙电脑的分布式技术和系统级 AI 能力,将成为推动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
那么时至今日,不知还有多少人还像当初一样觉得鸿蒙系统只是套了个壳的Android?